寅时三刻,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,像一块巨大的画布被不小心泼上了点淡青色的颜料。史官郑大人捧着新誊抄的《景和帝起居注》,脚步匆匆地踏进东宫偏殿。晨露打湿了他的皂靴,靴底沾着些湿漉漉的草叶,每走一步都在青砖上留下个湿漉漉的脚印,像一串歪歪扭扭的省略号,从殿门口一直延伸到殿内。走到第三十七步时,他突然觉得脚底发粘,像是被什么东西粘住了似的,低头一看,青砖地上蜿蜒着几道糖浆似的痕迹,在晨光下泛着可疑的荧光绿,亮晶晶的,像是有谁拖着条沾了蜜的尾巴爬过,那痕迹弯弯曲曲,一路延伸向殿内深处,消失在御案底下。
“怪哉......这是什么稀罕玩意儿?“郑大人喃喃自语,脸上满是疑惑。
他蹲下身,花白的胡子差点蹭到地面,那胡子上还沾着点清晨的露水。他用指甲轻轻刮了点“糖浆“凑到鼻尖,一股甜中带腥的古怪气味立刻钻入鼻腔。那味道甜得发腻,像是熬了三个时辰的麦芽糖,又带着点草药的腥气,像是混合了黄连和甘草,熏得他老眼昏花——这气味他太熟悉了,去年老四澹台鹊在太医院鼓捣“笑癫粉“时,炸飞的药炉里飘出的就是这种气味,当时那味道弥漫了整个太医院,差点把太医院的珍贵药材都熏得变了味,让太医们心疼了好一阵子。
殿门“吱呀“一声被推开条缝,像是有小老鼠在里面探头探脑,带着一阵轻微的响动。郑大人猛地抬头,正看见老三澹台墨踮脚趴在御案上,小小的身子几乎都要趴在案几上了,活像只努力够着高处食物的小松鼠。他手里的朱笔在《太子起居注》上勾勾画画,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,神情专注得很。听见响动,小娃娃不慌不忙地合上册子,动作流畅得像只偷吃完油的小松鼠,转身冲他露出个人畜无害的笑容:“郑大人早呀~您今天来得可真早,太阳公公都还没睡醒呢。“那笑容甜得能酿蜜,偏生嘴角还沾着点可疑的朱砂,活像只偷吃胭脂的小狐狸,脸颊上还有块淡淡的墨渍,像是不小心蹭上去的。
史官狐疑地凑近,老花镜都快滑到鼻尖上了,他扶了扶眼镜,仔细一看,突然瞳孔地震——那本正经八百的《起居注》边角处,不知何时多了一排小像。工笔细描的墨线间杂着朱砂点缀,线条流畅,色彩鲜明,活灵活现得仿佛要从纸面上蹦出来:
辰时条目旁画着太子打喷嚏喷飞粥碗的瞬间,那碗碧玉粥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,米粒在半空组成“不举“二字,每个米粒都画得圆滚滚的,像是在嘲笑。配的打油诗墨迹未干,墨色还带着湿润的光泽,显然刚写上去没多久:
“东宫晨膳白粥香,一个喷嚏震房梁。
若问殿下何所惧,南宫胭脂透骨凉。“
诗尾还画了个捂嘴偷笑的小人,眉眼弯弯,嘴角咧到耳根,活脱脱就是老五的翻版,连额头上那颗小小的痣都画得一模一样,简直是复制粘贴过来的。
午时记录处添了幅《朱批现形记》——太子批奏折时被老五当椅子坐,小小的身子稳稳地坐在太子腿上,手里还拿着块点心,正吃得津津有味。太子手里的朱砂笔在公文上画出一串铜钱图案,每个铜钱都圆得规整,边缘的纹路都清晰可见。最绝的是每枚铜钱中央都描着张小脸,有挤眉弄眼的瑞王,眼角的皱纹都透着狡黠;有痛哭流涕的贪官,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,顺着脸颊往下淌;还有个头顶“忠“字包的太子本人,脸上带着无奈的表情,嘴角微微下垂。
酉时记载后附了张《五崽骑父图》。太子四肢着地作骏马状,额头顶着老二特制的“忠字贴“,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,像是刚学写字的孩童写的。背上驮着五个笑出小虎牙的娃娃,每个娃娃的表情都不一样,有的笑得眯起了眼,露出粉嫩的牙床;有的张着嘴露出小牙,口水都快流下来了;还有的揪着太子的头发,玩得不亦乐乎。老四还“贴心“地在太子屁股上画了个“御马监验讫“的印章,红得刺眼,旁边标注:“此马脾性刚烈,骑乘需自备金瓜子,不然会尥蹶子“,那标注的字迹还带着点稚气。
“澹!台!墨!“
史官的咆哮声如同平地惊雷,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,鸟儿们扑棱棱地飞走,留下几片羽毛慢悠悠飘落,像是在为这场闹剧伴奏。他气得山羊胡子直翘,像两把小刷子在抖动,捧着起居注的手抖得像风中的树叶——这可是要载入史册的皇家档案啊!百年后要是被后人看见这些涂鸦,他郑某人一世清名岂不毁于一旦,怕是要被笑掉大牙了,说不定还会被冠上“失职史官“的名号,遗臭万年呢!
老三早泥鳅似的滑下御案,青布鞋在打蜡的金砖地上溜出老远,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“滋溜“的声响,像只灵活的小泥鳅在逃窜。小少年边跑边回头做鬼脸,舌头伸得老长:“郑大人别气嘛~消消气,这可是未来价值连城的文物,到时候您就是发现文物的功臣,说不定还能名垂青史呢......哎哟!“
他撞进个带着清冽松香味的怀抱,那味道像是刚从松树林里出来,清新又好闻,还带着点淡淡的墨香。抬头正对上太子澹台烬铁青的脸——这位苦主手里还端着刚被画进“丑图“的碧玉粥碗,碗沿的米粒已经干结成块,活像幅微型浮雕,清晰地记录着今晨那场“喷嚏惨案“,连米粒的形状都依稀可辨,有的是圆的,有的是扁的。
“殿、殿下......“史官气喘吁吁追过来,官帽都跑歪了,帽翅斜在一边,看起来滑稽极了,像是刚被大风刮过。他刚要告状,把刚才看到的一切一股脑说出来,突然脚下一滑,“噗通“一声栽进了太液池——原来老四澹台鹊早在地上撒了层“滑胎药改良版“,这药粉无色无味,却能让地面变得异常光滑,堪比最光滑的冰面。此刻水面正咕嘟嘟泛起七彩泡泡,红的、绿的、蓝的、紫的,像一串彩色的珍珠,把落汤鸡史官染成了只花孔雀,从头到脚都挂着彩色的泡沫,连眉毛上都沾着,看起来狼狈又好笑。更绝的是池底的锦鲤突然集体翻白肚,每条鱼腹上都浮现出朱砂写的“哈哈哈“,像是在嘲笑史官的狼狈,那笑声仿佛能透过水面传出来。
“郑大人别急!我来救你啦!“老五不知从哪钻出来,举着个小木牌吆喝,声音清亮得像铜铃,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刺耳。小团子今日穿了身杏黄短打,腰间别着个迷你铜锣,敲起来“叮叮“作响,活像街头卖艺的小猴子,脸上还沾着点泥土,像是刚在泥地里打过滚。“《太子表情包合集》限量预售!附赠史官落水同款染色剂!颜色齐全,持久不掉色哦!“他敲着铜锣在池边转圈,靴子上的泥点子甩得到处都是,溅到了旁边的花丛里,把几朵娇艳的牡丹花都弄脏了,“前三位顾客送二哥特制'忠字贴'体验装!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!“
太子额角青筋直跳,突突地跳个不停,像是有只小老鼠在皮肤底下钻来钻去。手中的粥碗“咔咔“作响,碗沿都被捏出了裂痕,眼看就要被捏碎,碎片说不定会溅到周围人的身上。老三突然从袖中抖出张泛黄的纸,纸张薄如蝉翼,边缘有些卷曲,像是被人揉过又展开的。阳光穿透纸背,照出个熟悉的朱雀纹——和瑞王府刺客嘴里塞的绣帕一模一样,纹路精致,栩栩如生,连朱雀翅膀上的羽毛都清晰可见。
“殿下别生气嘛~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好了,到时候谁陪我们玩呀。“老三踮脚把纸片举到太子眼前,小胳膊努力往上伸,小脸憋得通红,“您看我在《起居注》封皮夹层里发现了什么好东西?这可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,差点把书皮都拆了呢。“
那张薄如蝉翼的纸片上,密密麻麻记着些古怪符号,弯弯曲曲的像蚯蚓在爬,又像是某种神秘的密码。乍看像是孩童涂鸦,杂乱无章,细看却能辨出“甲子年“、“南宫“等字样,字迹娟秀,像是女子所写,笔画间带着种温柔的气息。最诡异的是纸片边缘残留的半枚指纹,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粉——正是老四特制的“显形散“痕迹,这粉末遇到指纹会显现出金色,经久不散,是老四用来追踪线索的得意之作。
太子的怒容突然凝固,像是被施了定身咒,脸上的表情僵住了。他夺过纸片对着阳光细看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,骨节都清晰可见,像是要把纸片捏碎。纸片背面透出几行褪色的字迹:“景和七年三月初七,太子于南宫旧宅......“后面的内容被虫蛀得模糊不清,只剩下几个残缺的笔画,像一个个谜题等待解开。但那个日期让太子如遭雷击——正是江南水患前夜,那段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,那些痛苦、焦急、忙碌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闪现!
“这纸哪来的?“太子的声音哑得吓人,像是砂纸磨过木头,带着压抑的激动,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。
老三眨巴着大眼睛,长长的睫毛像小扇子一样扇动着,眼神里满是无辜:“就夹在这儿呀~封皮用的是前朝南宫世家的'留青纸',据说能千年不腐,水火不侵呢,比现在的纸好用多了......“他说着突然压低声音,神秘兮兮的,像在说什么天大的秘密,还左右看了看,生怕被别人听见,“我还在书脊里找到这个——“
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钥匙被放到太子掌心,钥匙冰凉的触感让太子打了个寒颤,像是摸到了一块寒冰。钥匙不过寸许长,小巧玲珑,柄端却雕着精细的朱雀衔枝纹,纹路清晰,与太子腰间玉佩的纹路严丝合缝,像是一对天生的伙伴,分毫不差。更诡异的是钥匙齿口形状,竟与那日太液池金鱼吐出的银匙一模一样,分毫不差,这巧合让人不寒而栗!
“殿下!“侍卫突然慌慌张张跑来,脸色苍白,像是受了极大的惊吓,连声音都在发抖,“瑞、瑞王在宫门外求见,说是要讨要......“侍卫瞥了眼还在池子里扑腾的史官,那模样活像只落难的凤凰,浑身湿淋淋的,硬着头皮道,“讨要《起居注》原本......还说要是不给,就要在宫门口静坐抗议,说要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东宫欺负人。“
太子冷笑一声,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,那笑容里带着不屑和了然。他将钥匙攥进掌心,钥匙齿尖刺破皮肤,渗出的血珠竟被铜锈吸收,转眼间钥匙通体泛起诡异的红光,像是有了生命,在掌心跳动着。他扫了眼五个满脸期待的小家伙,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,又有几分欣慰,突然转身往殿内走:“郑大人。“
还在扑腾的史官猛地抬头,满脸七彩泡泡活像戴了张滑稽面具,连胡子上都挂着泡沫,一说话就吐出几个小泡泡:“老、老臣在......殿下有何吩咐?“他的声音带着点瓮声瓮气,像是在水里说话。
“今日《起居注》,如实记载。一个字都不能少,一个字都不能改。“太子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太子说完“砰“地关上殿门,留下五个面面相觑的小崽子和一只湿漉漉的史官。老五突然“啊“了一声,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,拍了下自己的小脑袋,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,油纸包上还印着个小小的笑脸,看起来很可爱:“郑大人,吃糖吗?老四特制的'七彩泡泡糖',含一刻钟就能吐泡泡哦~颜色比您身上的还好看呢,有七种颜色呢!“
史官两眼一翻,彻底沉进了泡泡堆里,只露出个圆滚滚的肚皮在水面上起伏,像个漂浮的皮球。周围的泡泡还在不断地冒出来,把他围在中间,像是在给他做一个彩色的茧。
偏殿内,太子对着铜镜解开衣襟,铜镜的边缘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,纹路细腻,一看就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。锁骨下方的月牙疤不知何时变成了赤红色,像是被什么灼伤了似的,透着诡异的光泽,像是有生命在里面跳动。他颤抖着将铜钥匙按在疤痕上——
“咔嗒“。
机关咬合的轻响从镜后传来,清脆悦耳,像是春天里冰面融化的声音。整面铜镜缓缓移开,露出墙上的暗格,暗格边缘积着薄薄的一层灰尘,显然很久没被打开过了,灰尘在阳光下飞舞着。里头静静躺着半幅泛黄的画轴,画轴的轴头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的,上面雕刻着祥云图案,祥云缭绕,栩栩如生。展开是张未完成的《江南治水图》,画中的河流奔腾不息,浪花翻滚,堤坝坚固,上面还有几个正在巡视的官员。岸边还有几个正在劳作的百姓,有的在挑水,有的在搬石头,神态各异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画角题着行小字:“甲子年卯月,与烬郎共勘堤坝“,字迹温柔,带着浓浓的情意,像是在诉说着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落款处的印章已经模糊,几乎看不清原本的字样,但印泥的胭脂色,与太子记忆中那姑娘唇上的颜色分毫不差,鲜艳而温暖,像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。
殿外突然传来老五的尖叫,声音穿透力极强,几乎要把殿顶的瓦片掀翻,连窗户纸都震动了:“不好啦!郑大人变成彩虹鱼游走啦!他还吐着泡泡呢,游得可快了,像条快乐的小泥鳅!“
太子手一抖,画轴“哗啦“展开,画卷很长,一直拖到了地上,上面的灰尘被扬起,在空中飞舞。只见画卷背面密密麻麻写满蝇头小楷,字迹工整,墨色深浅不一,显然是分多次写成的,有的地方墨色深,像是写的时候很用力;有的地方墨色浅,像是墨水快用完了。最上方赫然是三个朱砂大字,红得刺眼,像是用鲜血写成的:“遗腹子“。这三个字像是一把重锤,狠狠砸在太子的心上,让他瞬间僵在原地,脑海里一片空白,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思绪,只剩下这三个字在回荡。
过了好一会儿,太子才缓缓回过神来,他伸出手,轻轻抚摸着那三个字,指尖传来纸张粗糙的触感。他的眼神复杂,有震惊,有疑惑,有痛苦,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。这“遗腹子“指的是谁?和南宫家又有什么关系?无数个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,像是一团乱麻,理不清头绪。
就在这时,殿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,伴随着老二的声音:“殿下,我们把郑大人捞上来了,他现在像只落汤的老母鸡,哈哈哈!“
太子深吸一口气,将画轴小心翼翼地卷起来,放回暗格,又将铜镜推回原位,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。他整理了一下衣襟,脸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,只是眼底深处还残留着一丝波澜。他知道,从看到这三个字开始,有些事情已经不一样了,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悄然酝酿。